互為參照的「圓心」─從金門官辦展覽談地方記憶解讀與文化主體定位
林秀蓁 2020.04.19 何謂「台灣藝術史」?此一巨大問題在各式展覽以及相關討論中不斷被拋出。我認為應該透過「相對」的方式書寫,重建「土地」的特質。譬如從離島金門的文化現況,檢視歷史記憶與時代變遷所造成的「圓周」,之於金門的文化認同「圓心」定位如何,藉此映照台灣的文化脈絡。透過藝術,排除台灣在歷史、社會層面的轉折過程中,不符應現代社會的角度或選擇史料的方法,才有機會重新定義何謂「台灣藝術」,甚至衍生省思台灣的文化主體意識。 一種時空,兩種凝滯─金門的觀光與藝文現況 來到金門第四年,深刻感受到「土地」同時作為地理、歷史、文化、甚至心理上的雜揉情結,透過各式日常言談、藝術展覽、紀念活動、政策規劃等,混雜模糊地剖呈眼前。佔地不大,看似和台灣處在相同文化圈,金門因為地緣關係、漫長的戰備時期,以至於在諸多生活細節上,有著截然不同的顯像,此間差異從官方準備的觀光用主題地圖可一窺端倪。觀光地圖涵蓋自然、人文、歷史等多種主題:賞鳥、戰地、美食、登山、古厝、鐵馬路線、甚而細至各鄉鎮重要景點,應有盡有;還有配合各季節或各指定地點的特色活動,例如花蛤季、高粱季、小麥季、沙雕展、坑道音樂節等一鄉一特色的賣點,國家公園處更時常為此舉辦深度聚落導覽。金門官方很清楚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,觀光是這座浯島的優勢途徑,兼融保存多項在台灣不常見、甚至迥然不同的民俗儀式、房舍結構、自然生態。 可以看出,金門在觀光上,特意凝滯了時空,將賣點鎖定在戰爭期間,以及因為戰爭而保留的生活與生態,整座金門島儼然一座大的聚落博物館。然而,相對於觀光成熟的「凝滯」,藝文展覽的「凝滯」卻顯得單調。以近年幾場大型官方展覽為例, 2005 年由藝術家蔡國強主導的「碉堡藝術節」,到 2013 年的金馬影展、同年羅秀芝策展的「島嶼‧劇場」,以及今年正在展出的「盧溝烽火八十」特展,一系列的展覽走向,可以看出整體藝文氛圍趨於保守。譬如知名度極高的「碉堡藝術節」,評價卻是兩極,外地觀展者絡繹不絕,在地人卻由於對當代展覽感到陌生,反應並不如外界熱烈。外熱內冷的結果,致使接續幾檔官方展覽,基本上仍回到寫實油彩、水墨書畫、工藝、攝像等在地畫會組織的展覽作為主軸。除了 2013 年搭上金馬五十影展,擴大舉辦相關...